朱姓字辈
朱姓字辈
-
浙江省.舟山市.五凤堂朱氏宗谱:不分卷
始迁祖:三槐,清康熙年间(1622~1722)自宁波府城瓦片滩村迁居定海县皋泄庄(今属白泉镇)白鹤庙界。世系修录至第九世,排行字为昌。本支派排行字:三士瑞正宁宗安定昌明应运继世咸盛顺德才生作肃起敬治国经邦兆和有庆遵礼上人教乃敦本宜尔克盛校成大圣巨鼎占象家锡百祥均守嗣统如品。
浙江省.舟山市.朱氏宗谱:不分卷
始迁祖:良臣,清康熙年间(1662~1722)自鄞县翻石渡迁居定海县吴榭庄陈家岙村(今属临城街道办事处)。世系修录至第二世,排行字为贵。本支派排行字:良贵可尚人伦为大忠孝常存家国必昌节义廉信礼乐文章*纲明正永世亨通。
浙江省.衢州市.盱昌朱氏宗谱:四卷
始祖:倬,字孟章,元代人。始迁祖:四宝,字万有,行思六,清雍正六年(1728)自江西丰城县迁居浙江常山县大 村(今属五里乡)。本谱始修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世系修录至第十六世,排行字为昭。本支派排行字:思宏希公彦承弘闻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大泽。
浙江省.衢州市.定阳朱氏宗谱
始祖:日礼,行兹三,明代人。始迁祖:中甫,字守锐,行思七,清顺治八年(1651)自安徽歙县迁居浙江常山县朱家坞村(今属阁底乡湖头村)。本谱始修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世系修录至第十六世。
浙江省.衢州市.南丰朱氏族谱:三卷
始祖:通,字又明,号圣基,行方一,宋代人。始迁祖:俊兹,字仁光,行秀一,清顺治三年(1646)自江西丰城县迁居浙江常山县水牛坞村(今属大桥头乡)。本谱始修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世系修录至第九世,排行字为蔼。本支派排行字:秀苑发奇兰祮祥呈蔼瑞美彻自昌蕃豪杰扬梓里作述著邦乡。
朱姓名人
朱姓名人
朱凯
历史名人, 文艺名人字士凯。生卒年、籍贯均不详。曾任江浙行省掾史,较长时间在杭州生活。自幼孑立不俗,与人寡合,后与钟嗣成相友善,曾为钟所作《录鬼簿》写序。
朱休
历史名人, 文艺名人剑南(今四川成都一带)人。宪宗至文宗时在世。以能赋有名于太学。归剑南时,贾岛作诗相送。事迹据《长江集》卷八《送朱休归剑南》考知。《全唐诗》存...
朱可名
历史名人, 文艺名人生卒年不详。越州(今浙江绍兴)人。武宗会昌中登进士第,官终长安县令。张为《诗人主客图》曾标举其诗,并列其为“广大教化主”之及门者。事迹见《唐...
朱延
历史名人, 文艺名人生平无考。《全唐诗》存《再登河阳城怀古》诗1首,出《文苑英华》卷三〇八。
朱淑真
历史名人, 文艺名人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
朱孝臧
历史名人, 文艺名人朱孝臧(1857~1931)晚清四大词家之一。一名祖谋,字古微、藿生,号沤尹、彊村,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光绪八年举人,次年进士,历官编修...
朱翌
历史名人, 文艺名人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
朱南杰
历史名人, 文艺名人朱南杰,宋诗人。丹徒(今属江苏)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年)进士(明万历《丹徒县志》卷三)。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年)为海盐澉浦监酒。官满,摄...
朱姓男孩名字大全
朱姓男孩名字大全
朱夕臻
朱绍疑
朱信盈
朱元獐
朱晋新
朱铭儒
朱保时
朱士元
朱得辛
朱我行
朱胜轮
朱文正
朱昭徉
朱嘉佚
朱顺兴
朱森男
朱献涛
朱文颐
朱际国
朱博光
朱季林
朱易乐
朱晟炬
朱逢蔽
朱钊立
朱祖三
朱钺发
朱彦晔
朱新虞
朱书羽
朱新会
朱创辰
朱济运
朱炀意
朱章平
朱帅凝
朱昌示
朱郁光
朱少生
朱炝诚
朱帅筠
朱迅宏
朱鑫匀
朱玟旭
朱鎏禺
朱眧永
朱悟秋
朱水玉
朱成红
朱弈州
朱炫曰
朱子禹
朱云延
朱景旭
朱胤赣
朱钰检
朱榕啸
朱贵亨
朱犁鑫
朱郡杨
朱姓女孩名字大全
朱姓女孩名字大全
朱怜珊
朱格格
朱琼瑶
朱凌碧
朱桂芸
朱淑莹
朱恬丽
朱珊宇
朱薏伟
朱彬娇
朱海韵
朱凯艳
朱渝云
朱昱玫
朱紫沂
朱彩颜
朱芯瑶
朱滢玫
朱贺语
朱凌芳
朱泠玥
朱箔男
朱虹荧
朱利鹦
朱钰淼
朱香怡
朱红彩
朱苓莹
朱珈男
朱咏菊
朱菊梅
朱翊翡
朱芊憬
朱若红
朱雎香
朱恬尚
朱玲霞
朱健瑛
朱娉玊
朱素宇
朱宏洁
朱梓灵
朱语妃
朱文镅
朱筠筱
朱群妮
朱姗瑾
朱敏彤
朱雪每
朱韵妙
朱舒文
朱洛娆
朱书甜
朱雨潼
朱茜霏
朱朔瑶
朱昱吟
朱佩如
朱珏琎
朱理琳
朱姓简介
拼音
Zhū郡望
沛郡、钱唐郡、义阳郡、吴郡、河南郡堂号
沛国堂、绍槐堂、考亭堂、崇徽堂、义阳堂、理学堂、宝善堂、凤阳堂、紫阳堂、存仁堂等名人
朱元璋、朱熹、朱自清、朱温、朱棣胜迹
缺文献
蒲墟朱氏大宗祠主谱历史
朱姓原作邾姓,出自曹姓。其祖先曹挟,是古帝颛项的后代,被周武王封在邾,建立了邾国。战国时期,邾国被楚国灭掉,邾国的王室成员逃到沛,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又把“邾”的右半边去掉,就成了朱姓。发展和演变:朱姓起源于山东,早期分布于河南、安徽、江苏、湖北。东晋时,发展到江西、福建。唐末,朱葆光迁居入湖南。南宋末,朱熹后裔朱章甫迁居广东。元代,朱章甫的儿子朱泗迁居广西。明时,发展到台湾。
朱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沛县,丹阳,吴郡,钱塘,谯郡,义阳,太康,洛阳,长沙,南康,吉安,建阳,庐陵等。